一丁點

一丁點
詞典解釋
1.亦作“一釘點”。
2.形容極少或極小。
分詞解釋
一丁:
1.一個成年男子。
2.《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辨誤三》:“竇蘋《唐書音訓》云:‘丁恐當作個。’予嘗以竇說雖當﹐而無所據。偶讀孔毅父《續世說》﹐引宏靖曰:‘汝曹能挽兩石弓﹐不若識一個字’﹐乃作此個字。因知個誤為丁﹐無可疑者。”“丁”與“個”形近﹐故誤。后因謂不識字或學極淺陋者為不識一丁。
3.一枚釘子。
丁點:
表示極少或極小。
極小:
1.可能達到最小的。如:極小的響聲。
2.極小值。


◎ 數名,最小的正整數(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壹”代)。
◎ 純;專:專一。一心一意。
◎ 全;滿:一生。一地水。
◎ 相同:一樣。顏色不一。
◎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織。
◎ 表示動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一算。試一試。
◎ 乃;競:一至于此。
◎ 部分聯成整體:統一。整齊劃一。
◎ 或者:一勝一負。
◎ 初次:一見如故。
◎ 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7”。

一丁點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