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碧峰

十二碧峰
詞語解釋
指巫山十二峰。因其四時常碧,故稱。
分詞解釋
十二:
1.十分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
3.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
四時:
1.四季。
2.指一年四季的農時。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
4.樂舞名。漢文帝作。
巫山:
1.戰國宋玉《高唐賦》序:“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之立廟,號曰朝云。”后遂用為男女幽會的典實。
2.山名。在四川﹑湖北兩省邊境。北與大巴山相連,形如“巫”字,故名。長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峽。


十二碧峰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