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隱

假隱
詞語解釋
封建時代稱以歸隱為名,而實為欺世盜名的所謂隱士及其行為。
分詞解釋
歸隱:
〈書〉回到民間或故鄉隱居:歸隱故園。
行為:
心理學家對行為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如行為主義心理學把人與動物對刺激所作的一切反應都稱之為行為,包括外顯的行為和內隱的行為;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的行為由人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決定,行為指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動。現代心理學家一般認為,行為是有機體的外顯活動。
隱士:
①隱居山野不愿做官的人:天下無隱士,無遺善。
②善于說隱語的人:平公(晉平公)召隱士十二人。
欺世盜名:
欺騙世人,竊取名譽。


假隱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20/6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