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哲學

處世哲學
詞語解釋
為人處世之道。以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規范,指導人們認識和處理社會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中國封建社會的“三綱五常”,資本主義社會信奉金錢就是一切,等等。在社會主義社會,人們正確的處世哲學是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指導,以社會主義道德和規范作為行為的準則,并以此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分詞解釋
規范:
①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準:語音規范丨道德規范。
②合乎規范:這個詞的用法不規范。
③使合乎規范:用新的社會道德來規范人們的行動。
一定:
1.一經制定;一經確定。
2.固定不變;注定。
3.規定的,確定的。
4.必然;確實無疑。
5.表示堅決。多用于第一人稱。
6.某種程度的;適當的。
7.特定。
8.猶統一。
三綱五常:
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封建禮教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范。
中人:
1.中等的人;常人。
2.中等人家。
3.宦官。
4.宮女。
5.指有權勢的朝臣。
6.猶內人。
7.居間介紹或作證的人。
8.中國人。
9.借指中等酒。
準則:
言行等所依據的原則:行動準則|思想準則。


處世哲學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3/22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