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潭

羅潭
詞語解釋
指汨羅江。在湖南省東北部。戰國楚詩人屈原憂憤國事﹐投此江而死。
分詞解釋
屈原:
①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戰國楚詩人。名平,字原;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初任左徒、三閭大夫,主張推行“美政”,改革政治。后遭舊貴族讒言攻擊,被迫去官。楚頃襄王時,被放逐沅湘流域,終因理想無從實現,遂投汨羅江自殺。作有《離騷》、《九章》、《天問》、《九歌》等篇,開創了“楚辭”這一詩歌樣式,對后世文學具有極大影響。
②話劇劇本。郭沫若作于1942年。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力主聯齊抗秦,以保國安民。南后鄭袖以卑鄙手段加以陷害。楚懷王撕毀楚齊盟約,對秦妥協,并下令囚禁屈原。屈原滿腔憂憤,在衛士幫助下走向民間,繼續救國斗爭。
汨羅江:
中國南部湖南省北部的一條河。東源出于江西省修水縣境,西源出于湖南省平江縣境,流經汩羅縣,在湘陰縣入洞庭湖。
詩人:
1.指《詩經》的作者。
2.寫詩的作家。
湖南省:
別稱“湘”。在中國中南部、長江中游。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人口6356萬(1995年)。有土家、苗、侗等少數民族。清代置省。省會長沙。西、南、東三面為山地,中部為丘陵、盆地;北部有洞庭湖,納湘、資、沅、澧四水匯注長江,湖周圍為平原。亞熱帶濕潤區。有色金屬工業發達。銻產量世界第一,稻米產量為全國之首,全國重要商品糧產區。茶葉、苧麻和生豬產量都居全國前列。淡水漁業較發達,南方重要木材產地。
戰國:
時代名。因各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而得名。西漢劉向編《戰國策》始作為時代名稱。一般指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這個時期。

羅潭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3/26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