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樂

張老樂
詞語解釋
安徽渦陽一帶農民對捻軍領袖張樂行的尊稱。
分詞解釋
一帶:
1.一條帶子。常用以形容東西或景物象一條帶子。
2.泛指某一地區或其附近。
3.表數量。用于象帶子樣的物件。
4.表數量。用于景物或景色。
5.表數量。用于成排的門或建筑物等。
尊稱:
1.尊貴的稱謂或稱號;敬稱。
2.尊敬地稱呼。
捻軍:
太平天國時期北方的農民起義武裝。初稱“捻黨”、“捻子”,“捻”為淮北方言,即“群”、“股”的意思。1852年張樂行在安徽亳州領導起義,1855年各路捻軍在雉河集(今屬安徽渦陽)會盟,推張為盟主,隊伍達十萬人,成為北方抗清主力。1857年接受太平天國領導,多次擊敗清軍。1866年捻軍在河南許州分東西兩部,分別作戰。1868年先后戰敗。
領袖:
衣領和衣袖。比喻能起表率作用的人。特指國家、政黨、團體的領導人:罷工斗爭的領袖|國家領袖|共產黨領袖。
張樂行:
張樂行(1811-1863)清末捻軍首領。安徽雉河集(今屬渦陽)人。曾結黨販運私鹽,被舉為捻頭。1855年召集各地捻黨首領會盟雉河集,被推為盟主,統一了捻軍組織。不久接受太平天國領導,任征北主將,封沃王。戰敗后被俘遇害。


張老樂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4/149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