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

石敬瑭
詞語解釋
石敬瑭(892-942)即“后晉高祖”。五代晉王朝的建立者。沙陀部人。后唐時曾任河東節度使,鎮守太原。公元936年勾結契丹滅后唐,并受契丹冊封為帝,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晉,史稱后晉。他割幽云十六州給契丹,每年獻帛30萬匹。并稱比他小十一歲的契丹主為“父皇帝”,自稱“兒皇帝”。
分詞解釋
河東:
黃河流經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稱山西省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為“河東”。
建立:
①開始成立:建立政權 ㄧ建立新的工業基地。
②開始產生 ;開始形成:建立友誼ㄧ建立邦交。
皇帝:
最高封建統治者的稱號。在我國皇帝的稱號始于秦始皇。
后晉:
五代之一,公元936—947,石敬瑭所建。參看〖五代〗。
后唐:
五代之一,公元923—936,李存勖所建。參看〖五代〗。

石敬瑭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7/3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