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制

文制
詞語意思
文教禮樂制度。
分詞解釋
禮樂:
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
制度:
1.謂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
2.制訂法規。
3.規定。
4.指規定品級的服飾。
5.制作。
6.謂制作方法。
7.規模;樣式。
文教:
1.指禮樂法度;文章教化。
2.文告教令。
3.文化教育。

● 文
◎ 事物錯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燦若文錦。
◎ 刺畫花紋:文身。
◎ 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文盲。以文害辭。
◎ 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的:文憑。文藝。文體。文典。文苑。文獻(指有歷史價值和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文采(a.文辭、文藝方面的才華;b.錯雜艷麗的色彩)。
◎ 人類勞動成果的總結:文化。文物。
◎ 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
◎ 舊時指禮節儀式:虛文。繁文縟節(過多的禮節儀式)。
◎ 文華辭采,與“質”、“情”相對:文質彬彬。
◎ 溫和:文火。文靜。文雅。
◎ 指非軍事的:文職。文治武功(指禮樂教化和軍事功績)。
◎ 指以古漢語為基礎的書面語:文言。文白間雜。
◎ 專指社會科學:文科。
◎ 掩飾:文過飾非。
◎ 量詞,指舊時小銅錢:一文不名。
◎ 姓。
● 制(製)
◎ 規定: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憲。
◎ 限定,約束,管束:制止。制裁。專制。制約。抵制。節制。制動。制海權。
◎ 法規,制度: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 依照規定的標準做的:制錢(中國明、清兩代稱本朝的銅錢)。制服。
◎ 古代帝王的命令:制誥。
◎ 古代父母死亡守喪;守制。
◎ 造,作:制造。制做。制品。制圖。制革。制版。如法炮制。

文制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7/38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