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戰之地

成語拼音:[si zhan zhi di]
成語解釋:指四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毅列傳》:“趙,四戰之國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
成語繁體:四戰之地
成語簡拼:szzd
成語簡拼: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指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四戰之國
成語造句:穎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荀彧傳》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上將軍樂毅為燕昭王擴大疆土,攻占齊國70多座城池,被封為昌國君。燕惠王中了齊國人田單的反間計,樂毅受到誣陷,逃到趙國去。齊國趁機修復失地,燕惠王問樂毅的兒子能否攻趙,樂閑認為趙國是四戰之地不宜攻

四戰之地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h/1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