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色俱厲

成語拼音:[sheng se ju li]
成語解釋:聲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成語出處:《晉書.明帝紀》:“(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日:‘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成語繁體:聲色俱厲
成語簡拼:ssjl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簡拼: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說話的語氣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色,不能讀作“shai”。
成語辯形:厲,不能寫作“歷”。
成語辨析:聲色俱厲和“正顏厲色”;都有“語言態度嚴厲”的意思;但聲色俱厲偏重在態度兇;“正顏厲色”偏重指表情嚴肅。
近義詞:疾言厲色 正言厲色 正顏厲色
反義詞:和顏悅色
成語造句:達夫更決絕地說了一句,“不停辦我是不寄稿的!”說得有點聲色俱厲的程度。 ★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
成語英文:severe in voice and countenance
成語日文:聲(こえ)も顔つきもきびしい
成語法文:ton et mine egalement severes
歇后語:彩調劇
成語謎語:霹靂火;雷鳴電閃
成語故事:唐朝翰林學士韋綬的兒子韋溫在父親死后出來做官,但他始終牢記父親的遺訓不能當翰林學士。唐文宗非常賞識韋溫的才干,決定任命他為翰林學士,但韋溫拒不接受。唐文宗聲色俱厲去問他為什么,他只好承認是父命難違

聲色俱厲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h/1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