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鼎足

成語拼音:[san fen ding zu]
成語解釋: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成語簡拼:sfdz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三足鼎立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三分鼎立
成語造句:三分鼎足渾是夢,蹤跡空留在人間。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4回
成語英文: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成語故事:公元前203年,漢將韓信滅了齊國,被劉邦封為齊王,韓信的謀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勢后認為韓信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勸他不要跟隨劉邦自立為王,可以與楚漢三分天下,跟隨劉邦最多也只能封為諸侯。韓信不聽蒯通的意見,最后被呂后誘殺

三分鼎足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h/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