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息鼓

成語拼音:[yan qi xi gu]
成語解釋:偃:仰臥,引伸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成語出處:《三國志.蜀書.趙云傳》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
成語繁體:偃旗息皷
成語簡拼:yqxg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簡拼: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停止斗爭等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息,不能讀作“xi”。
成語辯形:偃,不能寫作“揠”。
成語辨析:見“銷聲匿跡”(1056頁)。
近義詞:銷聲匿跡
反義詞:大張旗鼓 重整旗鼓
成語造句:秦顯家的聽了,轟去了魂魄,垂頭喪氣,登時偃旗息鼓,卷包而去。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二回
成語英文:cease all activities
成語日文:旗(はた)を倒(たお)し鼓(つづみ)を打(う)つのをやめる;やめる,停止(ていし)する
成語法文:rouler ses drapeaux et faire taire ses tambours
成語謎語:武松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劉備派老將黃忠率兵去襲擊曹操的糧草大軍,被曹操包圍,趙云前去解圍,被曹操追殺。趙云兵少勢弱,他敞開營門,偃旗息鼓,只身站在營門口,曹操怕中計就撤退,被趙云的士兵伏擊,趙云趁機追擊,把曹軍打得大敗

偃旗息鼓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h/3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