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湯止沸

成語拼音:[yang tang zhi fei]
成語解釋:把鍋里開著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使它涼下來不沸騰。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三國志.魏書.劉廙傳》:“揚湯止沸,使不焦爛。”
成語繁體:揚湯止沸
成語簡拼:ytzf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治標不治本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縱風止燎
反義詞:釜底抽薪
成語造句:臣聞揚湯止沸,不如去薪;潰癰之痛,勝于養毒。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
成語英文:ineffectual remedy as one who tries to stop water from boiling by scooping it up and pouring it back
成語日文:なまぬるくて問題を徹底的(てっていてき)に解決(かいけつ)しないやり方(かた)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劉廙因哥哥劉望之被荊州刺史劉表所殺就去投奔曹操,他的弟弟劉偉是行刺曹操的案犯魏諷的同黨,按律劉廙也應處死,可曹操愛惜人才并沒有殺他。劉廙給曹操寫一封信,感謝曹操揚湯止沸救命之恩,讓他枯木生花

揚湯止沸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h/3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