綈袍之義

成語拼音:[ti pao zhi yi]
成語解釋:綈袍:粗綈做的袍子。比喻不忘舊日的交情。
成語出處:《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載;唐.高適《詠史》詩:“尚有綈袍贈,應念范叔寒。”
成語繁體:綈袍之義
成語簡拼:tpzy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指不忘舊恩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綈袍戀戀
成語造句:彼行雖賤,而祖德朱斬;且與君為故人,亦宜有綈袍之義。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霞》
成語故事:范雎隨魏國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須賈懷疑他通齊,回國后報告魏相。范雎含冤被打傷,改名張祿逃到秦國當上宰相。后來須賈出使秦國,范雎扮作窮人去見他。須賈見狀就送他一件綈袍,待發現他是秦相時嚇得一再謝罪。范雎沒有殺他

綈袍之義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h/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