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頓開

成語拼音:[mao se dun kai]
成語解釋: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頓:立刻。原來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成語出處:《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成語繁體:茅僿頓開
成語簡拼:msdk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忽然開竅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塞,不能讀作“sai”。
成語辯形:茅,不能寫作“矛”。
成語辨析:茅塞頓開與“恍然大悟”有別;茅塞頓開一般用于經別人點撥而猛然理解;“恍然大悟”則可用于經過自己學習思索而突然明白。
近義詞:恍然大悟
反義詞:冥頑不靈
成語造句:我身無力,我腹無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頓開。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四回
成語英文:suddenly see the light
成語日文:急(きゅう)に悟(さと)るようになる,急に會得(えとく)する
歇后語:麻黃湯發汗
成語謎語:恍然大悟

茅塞頓開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h/4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