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厥詞

成語拼音:[da fang jue ci]
成語解釋:厥:其,他的;詞:文辭,言辭。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指大發議論。
成語出處:唐.韓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瓊琚,大放厥詞。”
成語繁體:大放厥詞
成語簡拼:dfjc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主語、謂語;指大發議論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辯形:厥,不能寫作“決”或“絕”。
近義詞:大發議論 說長道短
反義詞:緘口結舌 默默無言
成語造句:也許他認定我年輕無知,才毫無顧慮地在我面前大放厥詞。 ★郭良蕙《焦點》十
成語英文:spout a stream of empty rhetoric
成語日文:大いに気炎 (きえん)を吐 (は)く,やだらに議論を吐く
成語法文:faire de grands discours errones
成語故事:唐朝時期,柳宗元與劉禹錫主張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后遷柳州刺史。他在官場上屢屢失意。但文學成就很高。散文說理透徹,山水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他死后,韓愈寫《祭柳子厚文》稱贊他:“玉佩瓊琚,大放厥詞。”

大放厥詞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h/4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