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起平坐的意思
平起平坐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比喻彼此地位或權力平等。
- [典故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
- [ 近義詞 ]
- 等量齊觀、分庭抗禮
- [ 反義詞 ]
-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 [成語舉例]
- 他和縣長平起平坐了,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語法用法]
- 作謂語、狀語;用于雙方面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成語辨形]
- 起,不能寫作「去」;坐,不能寫作「座」。
- [成語辨析]
- 「分庭抗禮」和平起平坐有別:他們都有「地位平等」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平起平坐含有「權力相等」的意思;「分庭抗禮」沒有。②「分庭抗禮」僅用于雙方;平起平坐多用于雙方;有時也用于多方。③「分庭抗禮」比喻互相對立或爭權;平起平坐不能。
- [英文翻譯]
- sit as equal at the same table
- [成語謎面]
- 桌子板凳一樣高
- [ 歇后語 ]
- 桌子板凳一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