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務之急的意思
當務之急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當務:指應當辦理的事。當前任務中最急切要辦的事。
- [典故出處]
- 《孟子·盡心上》:「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
- [ 近義詞 ]
- 燃眉之急、迫在眉睫、事不宜遲
- [ 反義詞 ]
- 一拖再拖、遙遙無期
- [成語舉例]
- 今學者當務之急,曰中國古今史,曰泰東西古近史。(清 沈惟賢《萬國演義序》)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語法用法]
- 作主語、賓語;用于判斷語句中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成語正音]
- 當,不能讀作「恰當」的「dànɡ」。
- [成語辨析]
- 當務之急和「燃眉之急」;都指馬上要辦的事情。不同在于:當務之急偏重在「當務」;強 調是當前最急需做的事;「燃眉之急」偏重在「燃眉」;形容事情著急的程度;強調事情之急如火燒眉毛。
- [英文翻譯]
-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
- [成語謎面]
- 現急
- [成語故事]
-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問起,現在要知道和要去干的事情很多,究竟應該先知道和干些什么。孟子回答說:「有智慧的人無所不知,但要知道當前應該做的事中最急需要辦的事,而不要面面俱到。比如仁德是人們無所不愛的,但應先愛親人和賢者。又比如古代的圣主堯和舜,尚且不能認識所有的事物,因為他們必須急于抽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堯舜的仁德也不是愛一切人,因為他們急于愛的是親人和賢人。」接著,孟子又從反面來回答這個問題:「父母死了,不去服三年的喪期,卻對服三個月、五個月喪期的禮節很講究;在長者面前用餐沒有禮貌地狼吞虎咽,咕哆咕哆地喝湯,卻去講什么不能用牙齒咬斷干肉等等,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道當前最需要知道和干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