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梁小丑的意思
跳梁小丑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跳梁:騰躍跳動;小丑:對人的卑稱。比喻猖狂搗亂而成不了大氣候的壞人。
- [典故出處]
- 《莊子·逍遙游》:「子獨不見貍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國語·周語上》:「王猶不堪,況爾小丑乎?」
- [ 近義詞 ]
- 害群之馬、勢利小人
- [ 反義詞 ]
- 正人君子、志士仁人
- [成語舉例]
- 這些跳梁小丑,真正是何足道哉!(陳白塵、賈霽《宋景詩》第三章)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語法用法]
- 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成語正音]
- 丑,不能讀作「cǒu」。
- [成語辨形]
- 梁,不能寫作「粱」。
- [英文翻譯]
- a clown
- [成語謎面]
- 翻山越嶺覓牛仔
- [成語故事]
- 宋朝時期,戶部副史張景憲為人正直,疾惡如仇,他不畏權勢堅持將為非作歹的鄭昉流放。元豐初年,他成為河陽地區最高長官。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入侵,張景憲向皇帝進言:「那些騷擾邊關的人都是些跳梁小丑,占據有利地形,易守難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