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外患的意思
內憂外患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多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有時也比喻個人的情況。
- [典故出處]
- 《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饋,非有內憂,必有外患。」
- [ 近義詞 ]
- 內外交困
- [ 反義詞 ]
- 國泰民安
- [成語舉例]
- 擺著那些七零八落的人才,要支撐這個內憂外患的天下,越想越覺危險。(清 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一回)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語法用法]
-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成語正音]
- 患,不能讀作「chuàn」。
- [成語辨形]
- 憂,不能寫作「優」。
- [成語辨析]
- 見「內外交困」。
- [英文翻譯]
- internal disturbance andforeign aggression
- [成語謎面]
- 郁悶成瘡
-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魯國大亂,大權被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家控制,魯定公成為一個傀儡,他聽說孔子開壇講學,主張「君君臣臣」以及「仁政」,召見孔子,與孔子分析魯國的內憂外患。孔子建議他外聯齊國,內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