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稂不莠的意思
不稂不莠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無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沒出息。
- [典故出處]
- 《詩經·小雅·大田》:「既堅既好,不稂不莠。」
- [ 近義詞 ]
- 不郎不秀
- [成語舉例]
- 第一要他自己學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耽誤了人家女孩兒,豈不可惜。(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四回)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語法用法]
- 作謂語、定語;形容人沒有發展前途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英文翻譯]
- neither fish, flesh nor fowl
- [成語故事]
-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有一首反映西周農事生活的詩篇《大田》,詩人抒發風調雨順帶來豐收的喜悅心情:「谷粒長了皮殼,長得堅實完好,沒有稂草莠草。除去青蟲、絲蟲等蟲害,不讓它禍害我的莊稼。稷神有靈,快把它們投進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