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秋的意思
一日三秋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 [典故出處]
- 《詩經·王風·采蓮》:「彼采葛兮,一是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 [ 近義詞 ]
- 寸陰若歲
- [ 反義詞 ]
- 一刻千金
- [成語舉例]
- 第一次一個人出門在外,非常想家,真是一日三秋,恨不得插翅而歸。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語法用法]
- 作定語、賓語;形容思念殷切
- [成語結構]
- 緊縮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成語正音]
- 三,不能讀作「shān」。
- [英文翻譯]
- A day seems as long as three years.
- [成語謎面]
- 最短的季節
- [成語故事]
- 出自中國最古老的民歌集《詩經》王風釆葛篇:
顧釆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釆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釆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這是一首懷念人的詩,被懷念者可能是女性。古時的歌謠很多是歌唱愛情的,因此這首詩可以當作男人思念愛人的歌詞。
全詩的意思是說:我憶念中的人兒啊!她在外面釆摘葛藤,一天不看見她,就如三個月不見那樣!她正在野外釆摘艾草,一天沒有見她的面,就像隔了三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