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和氣的意思
一團和氣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本指態度和靄可親。現也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
- [典故出處]
-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三引《上蔡語錄》:「明道終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渾是一團和氣。」
- [ 近義詞 ]
- 和藹可親、和顏悅色、平易近人
- [ 反義詞 ]
- 兇神惡煞、兇相畢露
- [成語舉例]
- 王頭領待人接物,一團和氣,如何心地倒恁窄狹?(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九回)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語法用法]
- 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成語正音]
- 和,不能讀作「hè;hú;huó;huò;huo」。
- [成語辨形]
- 和,不能寫作「合」。
- [英文翻譯]
- be very amiable
- [成語謎面]
- 明月當空微風吹
- [ 歇后語 ]
- 大肚羅漢吹喇叭
- [成語故事]
- 宋代洛陽理學家程顥倡導「主敬存誠」的觀念,表面上宣揚孔孟之道,實際上兼采佛老之學,他死后,文彥博給他題墓碑「明道先生之墓」,他的信徒謝顯通描寫程顥的形象是:「明道終日坐著,好像泥塑的人,但他接待客人時卻是一團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