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鼎足的成語故事典故出處 [成語解釋]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典故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愿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公元前203年,漢將韓信滅了齊國,被劉邦封為齊王,韓信的謀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勢后認為韓信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勸他不要跟隨劉邦自立為王,可以與楚漢三分天下,跟隨劉邦最多也只能封為諸侯。韓信不聽蒯通的意見,最后被呂后誘殺。 相關成語故事 三人成虎 三令五申 三余讀書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三十而立 三千珠履 三疊陽關 分一杯羹 分崩離析 分庭抗禮 分我杯羹 分路揚鑣 分道揚鑣 分鞋破鏡 鼎足之勢 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 最近查詢的成語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一步三搖 色即是空 丁真楷草 無一不備 禮壞樂崩 銅墻鐵壁 玲瓏透漏 日久見人心 加葉添枝 淑質貞亮 水覆難收 連珠合璧 東觀之殃 草木愚夫 言十妄九 英雄所見略同 酒酣耳熱 盡其在我 龍盤鳳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