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肉味的成語故事典故出處 [成語解釋]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典故出處]《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春秋時期,孔子到齊國游學,他到郊外散步,他聽到一陣悅耳的音樂,就循聲走去,看見一個老人在樹林里演奏《韶》樂,悠揚的樂聲把孔子心中煩悶驅逐得一干二凈。以后的幾個月孔子一直陶醉在這音樂中,不知道吃肉的味道。 相關成語故事 不一而足 不三不四 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義之財 不亢不卑 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倫不類 不修邊幅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知命之年 知己知彼 知彼知己 知錯就改 知難而退 肉山脯林 肉袒牽羊 肉袒負荊 肉袒面縛 味如雞肋 最近查詢的成語 炒冷飯 非池中物 熟能生巧 顧影自憐 放誕風流 節骨眼 摸不著邊 蓄銳養威 謾藏誨盜 懷璧為罪 驚弓之鳥 惘然若失 忿不顧身 恕己及物 急急忙忙 紛至沓來 恍恍惚惚 海屋籌添 怒氣沖沖 水覆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