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章取義的成語故事典故出處 [成語解釋]斷:截斷;章:音樂一曲為一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典故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春秋后期,崔杼和慶封殺死齊莊公,擁立齊景公杵舀。莊公的衛士盧薄癸和王何外逃他國。盧的弟弟盧薄棺悄悄取得慶封的信任,用計除掉崔杼一家,并把自己的妻子進獻給慶封,他找回盧薄癸及王何,成功殺死慶封一家為莊公報仇。 相關成語故事 斷頭將軍 斷杼擇鄰 斷織勸學 斷鶴續鳧 斷齏畫粥 章臺楊柳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取而代之 取轄投井 取長補短 義不反顧 義不容辭 義形于色 義無反顧 義重恩深 最近查詢的成語 鸞儔鳳侶 與世隔絕 難乎其難 色即是空 清心寡欲 推三挨四 赤手空拳 明月清風 全家福 應接不暇 魯陽回日 清麗俊逸 斷杼擇鄰 荒山野嶺 甘分隨時 盡地主之誼 倒栽蔥 水乳交融 邪不伐正 九蒸三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