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成理的成語故事典故出處 [成語解釋]之:代詞,指所說的話。話說得有一定道理。 [典故出處]《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戰國時期,鄭國大夫鄧析能言善辯,聚眾講學,倡導法治,幫助老百姓打官司,與傳統的禮治唱反調。他的見解與主張都是言之成理,創立新刑書《竹刑》,主張刑法改革,施行法治,遭到鄭國當權的貴族們的強烈反對。 相關成語故事 言不及私 言不由衷 言信行果 言聽計從 言歸于好 言必信,行必果 言無不盡 言猶在耳 言過其實 之乎者也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成竹在胸 成風盡堊 最近查詢的成語 頑固堡壘 氣宇軒昂 灰頭土面 涂脂抹粉 舉目無親 扶危濟急 急功近利 只可智取,不可力敵 權均力齊 唯命是聽 黑更半夜 碎首糜軀 利市三倍 偏鄉僻壤 戇頭戇腦 色即是空 狗咬呂洞賓 無愧屋漏 食必方丈 書不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