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仁不讓的成語故事典故出處 [成語解釋]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后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典故出處]《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春秋時期,孔子主張施行仁政,為人要有仁義,孔子回答學生子張說做到恭、寬、信、敏、惠等五點就做到了仁。沒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狹窄叫寬,沒有欺詐的心叫信,沒有怠惰之心叫敏,沒有苛刻之心叫惠。為人應該當仁不讓。 相關成語故事 當務之急 當頭棒喝 當局者迷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立之年 仁人志士 不一而足 不三不四 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義之財 不亢不卑 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倫不類 不修邊幅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讓棗推梨 最近查詢的成語 辭喻橫生 前途未卜 水覆難收 須發皆白 忘情負義 胸無成竹 燋頭爛額 眉頭一蹙,計上心來 手足之情 雕梁畫棟 男男女女 盛筵難再 光宗耀祖 熱鍋上的螞蟻 大風大浪 骨顫肉驚 依門賣笑 繕甲治兵 牛衣夜哭 識時務者為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