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如懸河的成語故事典故出處 [成語解釋]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同「口若懸河」。 [典故出處]唐·韓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稱口如懸河,賓主頗也得合。」 晉朝讀書人郭象,他善于思考問題,把書本上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談話上,他經過潛心研究老子、莊子的學說,不愿意做官。他談起話來引經據典,頭頭是道,人們對天很敬佩,評論他的談話好像「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相關成語故事 口不二價 口中雌黃 口出狂言 口尚乳臭 口若懸河 口蜜腹劍 口血未干 如喪考妣 如臨大敵 如臨深淵 如兄如弟 如出一口 如出一轍 如嚼雞肋 如坐春風 如坐針氈 如履薄郭 懸劍空壟 懸頭刺股 懸梁刺股 懸榻留賓 懸河瀉水 懸石程書 懸門抉目 懸鞀建鐸 懸首吳闕 懸駝就石 河東獅吼 河東獅子吼 河伯為患 河汾門下 河清難俟 河魚之疾 河魚腹疾 最近查詢的成語 一步三搖 色即是空 丁真楷草 無一不備 禮壞樂崩 銅墻鐵壁 玲瓏透漏 日久見人心 加葉添枝 淑質貞亮 水覆難收 連珠合璧 東觀之殃 草木愚夫 言十妄九 英雄所見略同 酒酣耳熱 盡其在我 龍盤鳳翥 砥厲廉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