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成語故事典故出處 [成語解釋]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細做。 [典故出處]《論語·鄉黨》:「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春秋時期,被人們稱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講究,他的原則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糧食陳舊或變味,魚肉不新鮮了,他都不吃。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過米面的數量,酒可以隨便喝但不能喝醉。 相關成語故事 食不甘味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食前方丈 食宿相兼 食少事煩 食少事繁 食指大動 食無求飽 食日萬錢 不一而足 不三不四 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義之財 不亢不卑 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倫不類 不修邊幅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精衛填海 精忠報國 精明強干 精疲力盡 精禽填海 膾炙人口 最近查詢的成語 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三千珠履 器鼠難投 干凈利索 出淤泥而不染 群威群膽 開國元勛 閉月羞花 然糠自照 面紅面赤 茅塞頓開 飛芻挽粒 扶危持傾 淪落風塵 血海深仇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日三復 沒三沒四 虛詞詭說 拍手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