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臨渴掘井的成語故事典故出處

[成語解釋]
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沒有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典故出處]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春秋時期,魯昭公親近小人,不聽品格高尚之人的規勸,結果被趕出國家,逃到了齊國,這才明白自己原來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齊景公覺得昭公已知道悔過,認為若讓他回去,應該能成為一個賢良的國君。齊國大夫晏子卻認為:掉在水里的人,一定要等到掉進水里以后,才會想起應該防備失足;迷路的人,迷失了方向之后,才知道應該注意路徑。猶如面臨災難的人,才急著鑄造兵器;吃東西塞住咽喉的人,才急著去挖井取水(這就是成語臨渴掘井的意思)。雖然這時候用最快的速度,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平時對各種事情不做準備,不加提防,等到事情已就要發生時,才忙著采取措施去應付,那是行不通的。

相關成語故事

最近查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