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叵測的意思
心懷叵測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心懷: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險惡,不可推測。
- [典故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懷叵測,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 [ 近義詞 ]
- 笑里藏刀、心懷鬼胎、居心不良
- [ 反義詞 ]
- 胸懷坦蕩、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 [成語舉例]
- 他的為人處世,表明他是一個心懷叵測的人。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語法用法]
- 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成語結構]
- 主謂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成語正音]
- 測,不能讀作「chè」。
- [成語辨形]
- 叵,不能寫作「巨」。
- [成語辨析]
- 心懷叵測和「別有用心」;都用作貶義;居心不良。但「心懷叵測」語義更重;居心險惡;不可測度。
- [英文翻譯]
- with evil intent
- [成語謎面]
- 最陰險的人
- [成語故事]
- 三國時期,曹操準備率軍南下攻打孫權與劉備,擔心涼州太守馬騰趁機作亂,就采用謀士荀攸的建議,封馬騰為征南大將軍,騙至許都殺害。馬騰不相信侄兒馬岱說曹操是一個心懷叵測的人,就帶兒子馬休一起去許都,結果被曹操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