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流水的意思
落花流水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原形容暮春景色衰敗。后常用來比喻被打得大敗。
- [典故出處]
- 唐·李群玉《奉和張舍人送秦煉師歸岑公山》詩:「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襟。」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 近義詞 ]
- 狼狽不堪、一敗涂地
- [ 反義詞 ]
- 得勝回朝、凱旋而歸
- [成語舉例]
- 他們打算在初十夜間分兵四路,趁月夜進襲敵營,出其不意,殺他個落花流水。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語法用法]
- 作補語;含貶義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成語正音]
- 落,不能讀作「là」。
- [成語辨形]
- 花,不能寫作「華」。
- [成語辨析]
- 落花流水和「丟盔棄甲」;都有「失敗得很慘;被打得狼狽不堪」的意思。但落花流水有殘亂而零落的樣子;偏重指東西被搶或被吃的樣子;「丟盔棄甲」只用來比喻失敗后狼狽逃跑的樣子。
- [英文翻譯]
- be shattered to pieces
- [成語謎面]
- 雨加雪;牡丹江上游;飄雪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