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畏懼的意思
無所畏懼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畏懼: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 [典故出處]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為了達到建設新中國的目的,對于什么困難我們共產黨人也是無所畏懼。」
- [ 近義詞 ]
- 無私無畏、所向無敵
- [ 反義詞 ]
- 謹小慎微、膽小如鼠、畏首畏尾
- [成語舉例]
- 嚴文井《序言》:「一個無所畏懼的巨人,精神百倍地向著未來邁開了大步。」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中性詞
- [語法用法]
- 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成語結構]
- 動賓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成語正音]
- 所,不能讀作「shuǒ」。
- [成語辨形]
- 懼,不能寫作「具」。
- [成語辨析]
- 無所畏懼和「渾身是膽」都有膽大不害怕的意思。但無所畏懼偏重于不怕;一般用于書面語;「渾身是膽」偏重于膽大;一般用于口語。
- [英文翻譯]
- have nothing to fear
- [成語謎面]
- 露宿害怕
- [成語故事]
- 南北朝時期,北魏發生內亂,董紹上書希望能統率三千瞎眼的巴人定能將叛軍消滅,肅宗看了奏折問太監徐紹巴人是否瞎眼,徐紹對肅宗說這是董紹的豪言壯語,說巴人非常驍勇兇悍,見了敵人無所畏懼,奮勇殺敵。肅宗下令讓董紹立刻去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