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的意思
螳螂捕蟬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蟬:知了。螳螂捉蟬,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
- [典故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螳螂捕蟬,志在有利,不知黃雀在后啄之。」
- [ 近義詞 ]
- 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 [ 反義詞 ]
- 瞻前顧后
- [成語舉例]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下冊:「小狗子哪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聽得聲音,轉臉來看。」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語法用法]
- 作賓語、定語;指人目光短淺
- [成語結構]
- 主謂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英文翻譯]
- The mantis stalks the cicada.
-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吳王壽夢要攻打楚國,并禁止大臣提反對意見,有一個大臣的兒子聽說后,帶上彈弓到王宮花園去打鳥。吳王問他干什么,他說在看螳螂捕樹上的蟬,而黃雀在后面等著吃螳螂。吳王覺得自己的處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