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棋不定的意思
舉棋不定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拿著棋子,不知下哪一著才好。比喻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 [典故出處]
-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藕。」
- [ 近義詞 ]
- 猶豫不決、優柔寡斷
- [ 反義詞 ]
- 斬釘截鐵、當機立斷
- [成語舉例]
- 對于「逃匿」震南村中,拒不從命的小小的胡杏,他們卻是舉棋不定。(歐陽山《苦斗》七十八)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語法用法]
- 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成語結構]
- 補充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成語正音]
- 不,不能讀作「bú」。
- [成語辨形]
- 棋,不能寫作「其」。
- [英文翻譯]
- hesitant
- [成語謎面]
- 最慢落子的下棋人
-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衛國人寧殖將國君衛獻公驅逐,另立公孫剽為國君。臨終前囑咐兒子寧喜去齊國接回衛獻公。寧喜去看望了衛獻公表示愿意幫他回國。大夫大叔儀事后對寧喜說:「你這樣舉棋不定會招致大禍的。」衛獻公回國后就殺了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