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自得的意思
怡然自得
詞典解釋
- [成語意思]
- 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 [典故出處]
- 《列子·黃帝》:「黃帝既寤,怡然自得。」
- [ 近義詞 ]
- 自得其樂、得意洋洋、躊躇滿志
- [ 反義詞 ]
- 膽戰心驚、心煩意亂、悵然若失
- [成語舉例]
- 劉厚守聽了,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盡興地把身子亂擺,一聲也不響。(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 [常用程度]
- 常用
- [感情色彩]
- 中性詞
- [語法用法]
- 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 [產生年代]
- 古代
- [成語正音]
- 得,不能讀作「děi」;怡,不能讀作「tái」。
- [成語辨形]
- 怡,不能寫作「恬」。
- [成語辨析]
- 怡然自得和「悠然自得」;都含有「自覺得意」的意思。但怡然自得偏重在「怡然」;用于強調精神愉快;「悠然自得」偏重在「悠然」;用于強調悠閑。
- [英文翻譯]
- happy and pleased with one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