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平易近人的意思

平易近人
詞典解釋
[成語意思]
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了解。
[典故出處]
《史記·魯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 近義詞 ]
和藹可親平易近民
[ 反義詞 ]
咄咄逼人盛氣凌人
[成語舉例]
凡昌黎(韓愈)與東野(孟郊)聯句,必字字爭勝,與他人聯句,則平易近人。(清 趙翼《甌北詩話》卷三)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詞
[語法用法]
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
偏正式
[產生年代]
古代
[成語正音]
人,不能讀作「yín」。
[成語辨形]
近,不能寫作「進」。
[成語辨析]
平易近人和「和藹可親」、「和顏悅色」都可形容態度溫和;不同在于:①「和藹可親」和平易近人都有使人容易接近或親近的意思;并多用于長輩;不用于小共;「和顏悅色」沒有使人容易接近的意思;也不限于長輩。②同樣形容溫和時;「和顏悅色」偏重于臉部表情;「和藹可親」和平易近人偏重于態度作風或表示人的性格特點。
[英文翻譯]
be simple and easy to approach
[成語謎面]
[成語故事]
西周初,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封于魯,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齊,周公仍在朝攝政輔佐周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匯報政務,周公說:「為什么來得這么晚?」伯禽說:「我變革禮俗,費力不小。比如服喪,必得服滿三年方得去除。」而太公到齊之后,五個月就去匯報政務,周公說:「為什么來得這么快?」太公說:「我大大簡化了君臣禮儀,一切依從通俗簡易。」太公后來聽說了伯禽匯報政事的情況,長嘆說:「魯國后世必定會北面臣服于齊國。政治如果不簡要平易,民眾就不愿意接近。平易近民,民眾才會歸附。」所以「平易近人」本指政治的通俗簡易。
  可是到了唐朝,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凡言「民」處皆改為「人」,此語也不例外。如白居易《策林》十二引用這句話時就改成了「平易近人」。這樣一改,意思也就變了,從指政治變為指為人處世的態度,有時也指文章風格淺顯易懂。

「平易近人」相關的漢字解釋

「平易近人」相關的成語意思

最近查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