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云樓
詞語解釋:
古樓名。齊云,言其高與云齊。較為著名者有二:(1)舊在江蘇蘇州子城上,唐曹恭王所建。唐白居易《齊云樓晩望》詩:“齊云樓北面﹐半日憑欄干。”宋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白樂天于西樓命宴﹐齊云樓晩望﹐皆有篇什。所謂池閣者﹐蓋今之后樓也﹔西樓者﹐蓋今之觀風樓也﹔齊云樓者﹐蓋今之飛云閣也。”(2)舊在陜西省華縣城內。《舊唐書.昭宗紀》:“﹝干寧四年﹞七月甲戌﹐帝與學士﹑親王登齊云樓﹐西望長安﹐令樂工唱御制《菩薩蠻》詞。”《新五代史.雜傳二.韓建》:“昭宗登齊云樓﹐西北顧望京師﹐作《菩薩蠻》辭三章以思歸。”
分詞解釋:
西北:
一般指陜西、甘肅、青海三省和寧夏、新疆兩自治區。
三章:
1.三條法律。漢高祖劉邦率兵進入咸陽時,與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見《史記.高祖本紀》。
2.泛指簡單明確的法律或規章。
子城:
大城所屬的小城,即內城及附郭的甕城或月城。
篇什:
《詩經》的“雅”和“頌”以十篇為一什﹐所以詩章又稱“篇什”。
五代史:
梁﹑唐﹑晉﹑漢﹑周五代是我國歷史上最紛亂的時期之一,因以“五代史”比喻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