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儐

九儐
詞典解釋
同“九賓”。
分詞解釋
九賓:
古代朝會大典設“九賓”。說法不一:(1)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禮于庭,臣乃敢上璧。”裴骃集解引韋昭曰:“九賓則《周禮》九儀。”按,《周禮.秋官.大行人》鄭玄注:“九儀謂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孤﹑卿﹑大夫﹑士也。”(2)指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后漢書.禮儀志上》:“大鴻臚設九賓,隨立殿前。”劉昭注引薛綜曰:“九賓謂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凡九等。”(3)指九位禮賓人員。《漢書.叔孫通傳》:“大行設九賓,臚句傳。”王先謙補注引劉攽曰:“賓,謂傳擯之賓。九賓,擯者九人,掌臚句傳也。”


◎ 數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 泛指多次或多數: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儐(儐)
◎ 接引賓客:儐相。

九儐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