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鎖銀鉤

鐵鎖銀鉤
詞語解釋
中國畫技法之一﹐指鐵鉤鎖。
分詞解釋
國畫:
我國傳統的繪畫(區別于‘西洋畫’)。
中國畫:
簡稱“國畫”。反映中國美術傳統特色的畫種。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審美情趣,在世界美術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工具材料為中國特制的毛筆、硯墨、紙張或絹素。大致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畫科,有工筆、寫意等畫法,有卷軸、冊頁、屏幛、扇面等裝潢形式。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超越形似而重在傳神,以鉤皴點染、枯濕濃淡、疏密繁簡、計白當黑等表現手法描繪圖像景物,結構布局不拘于焦點透視,講究色、墨、空與點、線、塊的變化對比。此外,與書法、篆刻乃至詩詞藝術的緊密結合,也是中國畫的一大特色。
中國:
①古時“中國”含義不一。或指京師為“中國”。《詩.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毛傳:“中國,京師也”。《史記.五帝本紀》:“夫而后中國,踐天子位焉。” 裴駟集解:“劉熙曰:‘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或指華夏族,漢族地區為中國(以其在四夷之中)。《詩.小雅.六月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又《禮記.中庸》:“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而華夏族,漢族多建都于黃河南,北,因稱其地為“中國”,與“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華”含義相同。初時本指河南省極其附近地區,后來華夏族,漢族活動范圍擴大,黃河中下游一帶,也被稱為“中國”。《晉書.宣帝紀》:“孟達于是連吳固蜀,潛圖中國。”(“中國”指立國于黃河中下游的魏國),甚至把所統轄的地區,包括不屬于黃河流域的地方, 也全部稱為“中國”。《史書.天官書》:“其后秦遂以兵滅六國,并中國。”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始專指我國家全部領土,不作他用。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③中國(Madhya-desa)。古地名。即恒河中下游一帶的中印度,佛教徒譯稱“中國”。見《法顯傳》。

鐵鎖銀鉤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0/23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