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臣
詞語意思:
明清大學士的別稱。大學士入閣辦事,故稱。
分詞解釋:
入閣:
明代罷宰相之名,仿宋置殿閣大學士,以閣在宮內,謂之內閣。大學士入直文淵閣,稱為入閣預機務。省稱“入閣”。清代因之,唯入閣辦事的,專屬大學士,而以尚書為協辦。
辦事:
做事:辦事機構ㄧ辦事認真 ㄧ我們是給群眾辦事的。
大學:
①儒家基本經典之一。原為《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曾子作,近代許多學者認為是秦漢之際儒家作品。全面總結了先秦儒家關于道德修養、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系。南宋朱熹把它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稱為“四書”。
②實施高等教育的機構。分為綜合大學、專科大學或學院。通常設有許多專業,再由幾個相近的專業組成系。有的還設有專修科、學院或研究生院(部)。主要培養本科生,有的還培養大專生或研究生。大學士:
官名。唐時設崇玄署,置一大學士,又于集賢殿書院置大學士。北宋時設置漸廣,多為優禮大臣的官銜。明初廢丞相,大學士成為皇帝顧問,參預機要,后為內閣長官,權限與宰相相當。清代沿置,雍正時大學士職權為軍機處所替,但對資望特重的官員仍授大學士銜作為榮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