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百五銖
詞語解釋:
三國時,蜀劉備所鑄貨幣的一種。與直百錢價值相等。
分詞解釋:
價值:
①體現在商品里的社會必要勞動。價值量的大小決定于生產這一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多少。不經過人類勞動加工的東西,如空氣,即使對人們有使用價值,也不具有價值。
②積極作用:這些資料很有參考價值ㄧ粗制濫造的作品毫無價值。
三國:
時代名。繼東漢后出現的魏、蜀(蜀漢)、吳三國鼎立的歷史時期。從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起,至280年吳滅亡為止。一般把赤壁之戰后至魏、蜀、吳建國前的歷史也劃入三國時期。
五銖:
1.即五銖錢。
2.見“五銖衣”。
劉備:
劉備(161-223)即蜀漢昭烈帝。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東漢末起兵,參與鎮壓黃巾軍。軍閥混戰中采用諸葛亮聯孫抗曹的計謀,于公元208年在赤壁大敗曹操,占領荊州,后又奪取益州和漢中,力量逐漸壯大。221年稱帝,都成都,國號漢。次年在吳蜀夷陵之戰中大敗,不久病死。
貨幣:
充當一切商品的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貨幣是價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購買任何別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