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

行草
詞語解釋
1.介于行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字體。
2.行書與草書的并稱。
分詞解釋
字體:
①文字的結構形式。如漢字的字體有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
②書法的流派或風格特點。如顏體、柳體等。
行書:
字體名。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書體。既無草書潦草,又無楷書端正。相傳始于東漢末年,流行至今。其中楷意多些的稱“行楷”,草意多些的稱“行草”。
草書:
字體名。為書寫簡便快速而產生的書體。分章草和今草兩大類。章草是隸書的草寫,字形扁平有波筆,字字分離,相傳因西漢史游作《急就章》而得名。今草由正楷的草化與章草的省改發展而來,上下筆勢常相連,偏旁常互借,相傳始于東漢張芝。唐代張旭、懷素將今草寫得更放縱,成為狂草。
介于:
發生或處于兩事之間。如:介于一條河兩岸的巴黎。
書法:
傳統藝術之一。指用毛筆書寫篆、隸、正、行、草各體漢字的藝術。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章法等,與中國傳統繪畫、篆刻藝術關系密切。有三千多年歷史,以商周的金文為萌芽;其后秦篆、漢隸、晉草、魏碑、唐楷、宋行,各擅其勝。

行草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12/11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