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鄧

化鄧
詞語解釋
指古代神話夸父逐日,杖化鄧林的故事。
分詞解釋
杖化:
《后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長房辭歸,翁(指壺公)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長房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后因以“杖化”謂得道成仙,乘龍飛升。
夸父逐日:
夸父:古傳說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趕太陽。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鄧林:
①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樹林: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②比喻薈萃、聚匯之處;篇章之珠澤,文彩之鄧林。
神話:
民間文學的一種。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包括神的故事和神化的英雄傳說。其產生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斗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對后世的文學藝術有深遠的影響。
故事:
舊日的行事制度;例行的事:虛應故事丨奉行故事(按照老規矩敷衍塞責)。


化鄧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2/12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