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騠

狄騠
詞語解釋
即狄鞮。
分詞解釋
狄鞮:
1.古代翻譯西方民族語言的人。《禮記.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孔穎達疏:“鞮,知也,謂通傳夷狄之語,與中國相知。”南朝梁沈約《均圣論》:“周室受命,經典備存,象寄狄鞮,隨方受職。”后泛指通譯官,翻譯人員。
2.古地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俳優﹑侏儒﹑狄鞮之倡。”裴骃集解引徐廣曰:“韋昭云:狄鞮﹐地名﹐在河內﹐出善唱者。”一說西戎樂名。見《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郭璞注。

● 狄
◎ 中國古族名。春秋前,長期活動于齊、魯、晉、衛、宋、鄭等國之間,與諸國有頻繁的接觸。因為他們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稱“北狄”(亦作“翟”)。
◎ 秦漢以后,中國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 古代最下級的官吏。
◎ 有力的麋鹿。
◎ 古同“翟”,樂舞所用的雉羽。
◎ 姓。

狄騠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12/12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