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馬
詞語意思:
戰國屈原﹑漢司馬相如的并稱。兩人都是辭賦大家。
分詞解釋:
屈原:
①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戰國楚詩人。名平,字原;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初任左徒、三閭大夫,主張推行“美政”,改革政治。后遭舊貴族讒言攻擊,被迫去官。楚頃襄王時,被放逐沅湘流域,終因理想無從實現,遂投汨羅江自殺。作有《離騷》、《九章》、《天問》、《九歌》等篇,開創了“楚辭”這一詩歌樣式,對后世文學具有極大影響。
②話劇劇本。郭沫若作于1942年。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力主聯齊抗秦,以保國安民。南后鄭袖以卑鄙手段加以陷害。楚懷王撕毀楚齊盟約,對秦妥協,并下令囚禁屈原。屈原滿腔憂憤,在衛士幫助下走向民間,繼續救國斗爭。
辭賦:
文體名。漢代常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形式上繼承《楚辭》的一些特點,但較多運用散文手法。
并稱:
1.一齊稱道。
2.相提并論。
戰國:
時代名。因各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而得名。西漢劉向編《戰國策》始作為時代名稱。一般指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這個時期。
大家:
1.猶巨室﹐古指卿大夫之家。《書.梓材》:“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達大家。’”孔傳:“言當用其眾人之賢者與其小臣之良者,以通達卿大夫及都家之政于國。”蔡沈集傳:“大家,巨室。”《左傳.昭公五年》:“箕襄﹑邢帶﹑叔禽﹑叔椒﹑子羽,皆大家也。”《國語.晉語一》:“大家鄰國,將師保之。”韋昭注:“大家,上卿也。”后即以稱豪門貴族。
2.奴仆對主人的稱呼。
3.宮中近臣或后妃對皇帝的稱呼。
4.猶言大作家;大專家。
5.眾人;大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