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燼

劫燼
詞語解釋
劫灰。佛教謂壞劫之末有水﹑風﹑火大三災,劫燼即劫災后的馀灰。
分詞解釋
壞劫:
佛教語。成﹑住﹑壞﹑空四劫之一。謂火﹑水﹑風等“大三災”毀滅眾生和世界這一時期,凡歷二十小劫。
佛教:
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相傳為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 境內)王子釋迦牟尼所創,廣泛流傳于亞洲的許多國家。西漢末年傳入我國。
三災:
佛教謂劫末所起的三種災害。刀兵﹑疫癘﹑饑饉為小三災,起于住劫中減劫之末;火﹑風﹑水為大三災,起于壞劫之末。見《俱舍論.分別世品》。亦泛指災難。
劫灰:
指遭刀兵水火等毀壞后的殘余:陳跡關心已自悲,劫灰滿眼更增欷。


劫燼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qjyouth.com/ci/13/16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