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尾蛇

響尾蛇
詞語解釋
爬行綱,蝰科。生活在美洲大陸的一種毒蛇。體長可達2米。身體黃綠色,有黑褐色菱形斑紋。尾端有角質環,擺動時會發出響聲,故名。眼和鼻孔間有頰窩,能測知周圍溫血動物的位置。以野兔和鼠類為食,也吃小鳥、蜥蜴等。
新大陸許多種響尾蛇的任一種,尾部末端具一串角質的聯鎖環,當擺動時,發出一種尖的卡啦音響
分詞解釋
毒蛇:
有毒的蛇,頭部多為三角形,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毒蛇咬人或動物時,毒液從毒牙流出使被咬的人或動物中毒。蝮蛇、白花蛇等就是毒蛇。毒液可供醫藥用。
身體:
亦作“身躰”。
1.指人或動物的全身。
2.體格;體魄。
3.謂親身履行。
大陸:
地球上面積廣大的陸地。全球共有六塊大陸,按其面積大小依次為: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總面積約為1.4億平米千米。占陸地總面積的93%。
美洲:
全稱“亞美利加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分為南美、北美兩洲。


響尾蛇的意思

引用地址 https://www.qjyouth.com/ci/14/7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