搽旦
詞語解釋:
元雜劇腳色之一。猶今之彩旦。
分詞解釋:
彩旦:
也稱“丑旦”。戲曲腳色行當。旦行的一支。扮演滑稽風趣或奸刁的女子。實為扮演女性的丑腳。化裝一般面涂白粉,再搽厚重胭脂。如京劇《鐵弓緣》的茶婆、《拾玉鐲》的劉媽媽等。
腳色:
1.猶履歷。宋時入仕,必具鄉貫﹑戶頭﹑三代名銜﹑家口﹑年齒﹑出身履歷,若注授轉官,則又加舉主有無過犯,謂之“腳色”。
2.傳統戲曲中演員的類別。
3.泛指演員。
4.泛指小說或影劇中的人物。
5.特指某種人物。有時亦含貶義。
6.猶本色,亦指真相或底蘊。
元雜劇:
又稱元曲。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金末元初產生于中國北方。是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多種詞曲和技藝發展而成。劇本一般每本分為四折,每折用若干曲牌組成套曲,亦有另加“楔子”者。
● 搽
◎ 涂抹:搽粉。搽油。搽藥膏。
● 旦
◎ 早晨:旦暮。通宵達旦。枕戈待旦。
◎ 表示某一天,亦指農歷的初一日:旦望(農歷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旦。旦日(a.明天:b.白天)。
◎ 傳統戲劇里扮演女子的角色:老旦。花旦。
◎ 纖度單位,九千米長的纖維重量為多少克,它的纖度就是多少旦。